(1)4颗新一代北斗卫星发射成功 多项创新技术闪耀太空
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首次使用“太空摆渡车”,并对星间链路、新型信号体制进行试验。
2015年7月25日20时29分,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本次发射采用了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卫星使用了新一代高精度铷钟,定位、测距和授时等功能更加精确。
2015年9月30日7时13分,第20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首次搭载氢原子钟,随后开展星间链路、新型导航信号体制等试验验证工作,并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2)9.3大阅兵幕后的北斗 厘米精度大放异彩
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阅兵仪式上,600多辆军车组成一个个方队,整齐划一地驶过天安门广场:各方队的等速时间误差在0.3秒以内,相隔距离误差在10厘米以内。
阅兵正式受阅越1.2万人,共编50个方(梯)队。每个方队的受阅人员都带着北斗导航仪,如徒步方队的一些人员配备的是北斗定位手表,便于观察指挥。同时,北斗具备的精确空间授时功能解决了受阅官兵的时间一致性问题。
(3)星地两基建设北斗高精度 合众华测自主产品耀国威
2015年北斗高精度是行业热门词汇,高精度的实现无非就是星基增强和地基增强。而今年两部分增强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精度”星基增系统及接收机和华测导航研发的军民两用实时厘米级高精度北斗卫星导
(4)2018北斗可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东盟多国积极建立合作用北斗
北斗产业开始走出国门,已在“一带一路”地区开枝散叶。北斗率先进入东盟市场,2013年泰国北斗应用项目开始建设,2014年6月18日,在泰国的3个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示范站启用,预计到2016年建设220个基站,总投资100亿元,覆盖泰国全境。目前,老挝、文莱、巴基斯坦已开始采用北斗导航系统。我国北斗的国际化应用集中在“一带一路”地区,该地区是北斗国际化建设的起点站,7月末出台《“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工程(一期)实施方案(2015-2017年)》,这也表明我国要以“一带一路”为支点,推进北斗国际化,抢占全球时空信息领域的至高点。
2015年9月13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马加庆副主任在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有关情况》的特邀发言。提到在推广北斗应用方面,我国与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印尼、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展开了合作,并在2018年末前形成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能力。
(5)中俄卫星导航合作关系不断加深 北斗与格洛纳斯互融互操拓市场
2015年5月8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见证下,中方代表王力和俄方代表伊戈尔·科马罗夫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代表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国北斗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
2015年12月14日,亚历山大·古尔科介绍,中俄两国将共同开发、生产和销售最新型北斗-格洛纳斯-GPS导航芯片,还有了一个充满友爱的名字——BG-Star,应用前景被普遍看好。
2015年12月17日,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梅德韦杰夫的见证下,中方代表王力与俄方代表科马罗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代表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了《和平利用北斗系统和格洛纳斯系统开展导航技术应用合作的联合声明》。
两国政府积极推动双方合作,双方在卫星导航合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亮点频出。未来除了系统之间的兼容和互操作的合作以外,双方政府都同意分别在对方境内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监测站,这样就可以把双方在监测运控管理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6)学术年会深化“互联网+北斗”概念 北斗展区亮相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
2015年5月13日,被誉为“北斗之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在第六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期间受访时表示,北斗导航信息要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目前地面应用较为分散,需要进一步互通共赢。卫星导航技术正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促进下,卫星导航数据获取成本大幅降低,使信息互联互通成为可能。
2015年12月15日上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携“互联网+北斗 新生态”发展理念闪亮参展,北斗“新生态”是以北斗产业链为核心、北斗增强系统为基础设施,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以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精准农业等为应用领域的生态体系。通过构建并完善“新生态”体系,北斗将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准时空信息。北斗魔盒、北斗时空表、“北斗菜”、北斗约车、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北斗船联网等项目及产品受到与会嘉宾的关注。
(7)“全国一张网”建设进入后期阶段 多个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完成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作为总体研制单位,在2015年底前建成框架网和部分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并投入运行,提供米级精度的定位服务;2018年底前建成全国范围区域加密网基准站网络,提供更高精度位置服务。项目部分设备采用在现有基础上升级CORS站,北斗办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展示了现有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框架网基准站分布图,从中可见基本已实现覆盖。
另一方面各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在2015年也取得了显著成果。11月,中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骨干网基站青岛站在高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北斗基准站的设备安装工作,预计2016年初东部地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将为用户提供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