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个月,互联网+物流成为了物流行业的热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构建物流信息共享体系,加快建设物流信息交易平台。他说,“推进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那么,传统物流业该如何借助互联网,实现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效运行注入新活力呢?
为此,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物流业降本增效的总体要求和19项重点任务,剑指全社会物流成本高的短板,《意见》有何实招?将对实体经济和公众带来什么影响?
大数据中心怎样建立
物流业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交通运输是物流业的基础环节。《意见》指出,交通运输业仍存在运输结构不合理、运输组织方式落后、装备技术和信息共享水平较低等问题,影响了物流综合效率效益的提升。然而,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的兴起,新型物流企业发挥了“鲶鱼效应”。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无车承运人的发展,整合零散的货运车辆资源,能大幅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货运与物流管理处副处长余兴源说。
安徽洲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互联网+北斗物流的高新技术企业,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发展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的品牌战略。其独立研发的“洲峰电子北斗车辆动态监管平台”能有效整合道路运输中车、路、人各种动静态信息。洲峰秉承无车承运人的发展理念,打造集约高效的物流交通,形成了一种新的物流业态。
大交通体系如何构建
促进实体经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要求。构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的全方位立体化大交通体系,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举措。
《意见》制定了明确的大交通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经济便捷、高效优质的交通运输物流服务体系,支持150个左右货运枢纽和3000公里左右重点港口集疏港铁路、公路建设,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比例年均增长10%左右,铁路货运集装箱运输比例达15%,车辆运输车等重型载货汽车标准化率达80%。
“标准化”时代何时来临
“标准化是保障物流运作安全便利、高效畅通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学忠指出,提高运输链的运行效率,重中之重是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强不同运输方式标准衔接和业务协同,推进“一单制”便捷运输。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加快了标准化建设的步伐,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物流标准化建设更需要与国际接轨。专家表示,这将加速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进程。
![]() |
|
![]() |